封页 简体中文 English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本所简介铭生动态律师风采专业领域铭生研究法治新闻法律法规成功案例公示公告在线交流
 
“合同诈骗”为“经济纠纷”郑某无罪

浏览次数:6467 编辑:zjmslaw 发布于:2010/7/1    

“合同诈骗”为“经济纠纷”郑某无罪

                        浙江铭生律师事务所

一、案情介绍

被告人郑某为无锡某品牌洗衣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出资方无锡某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的股东和普通员工,其中A公司为B公司与青岛该品牌总公司(以下简称C公司)于20035月合资成立,之后被告人即未参与A公司的管理。B公司在未落实相关实物资产过户给A公司前一直是C公司的贴牌生产基地。20045月,B公司处于破产状态而无法进行洗衣机生产,因被告人为B公司老员工,故A公司总经理王某要求其寻找合作厂家。代表A公司与慈溪某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D公司)签订合作开发、生产、销售该洗衣机的合同,即委托其进行贴牌生产,D公司支付了180万元的服务费。

20056月,慈溪市工商局认定D公司生产该贴牌洗衣机的行为,侵犯了C公司对该品牌所享有的商标权,对其进行行政处罚,责令其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处以罚款十万元。之后,D公司以被告人涉嫌合同诈骗罪为由,向慈溪市公安局提出控告。随后立案,被告人以涉嫌合同诈骗罪被逮捕。20076月,此案移交宁波市人民检察院。经两次退回补充侦查后,宁波市人民检察院于200712月向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被告人聘请了现浙江铭生律师事务所阮文良律师作为辩护人,从侦查开始提供法律服务,询问了犯罪嫌疑人,认为不构成合同诈骗,向二级检察院提供了法律意见书,在审理时为被告人进行了无罪辩护。20081月,经中级人民法院申理,检察院向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撤回起诉申请并获准许。2008130,被告人被无罪释放。

 

二、公诉意见

被告人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C公司的许可,隐瞒A公司无权将该商标私自印刷或转让给第三者使用的真相,假借A公司名义,与D公司签订协议,授权其生产该品牌洗衣机、脱水机,骗取D公司180万。其行为触犯《刑法》第224条的规定,构成合同诈骗罪。

(《刑法》第224条对合同诈骗罪的定义: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三、辩护意见

阮文良律师的辩护意见主要从两个角度着眼——

1、被告人的行为不符合“合同诈骗罪”的法定构成要件。(由此论证公诉方指控的罪名没有立足点)

1)主观方面:合同诈骗罪的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本案中,

被告人为维护及扩大A公司的利益,代表A公司与D公司签订合作开发、生产、销售贴牌洗衣机、脱水机的合同,对于所收取的款项如何处理亦请示了A公司的总经理。故被告人的行为完全是一种公司行为,根本谈不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客观方面:合同诈骗罪中行为人往往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而本案中,A公司本身取得了生产该品牌洗衣机的权利,同时也委托D公司加工,后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采用了授权直接销售的模式,故不存在欺骗之事。D公司接受委托进行生产后更是扩大了经营收益,更不存在“骗取财物”一说。

在我国刑法领域,唯有四大构成要件齐备才能定罪量刑,任何一方面都不可或缺。综上所述,被告人的行为不符合合同诈骗罪的法定构成要件,故不构成该罪无疑。

 

2、本案牵涉的并非刑事问题,而是经济合同纠纷,属于民事领域。

1A公司与D公司签订的协议书合法有效,并不是商标使用权和所有权的转让和商标使用权的许可。一方面,在A公司与C公司签订的合同中,并未约定A公司在生产、开发、销售洗衣机过程中不能与第三方合作,即A公司与D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既不违法,也不违约;另一方面,A公司与D公司签订的合同的法律性质,既不是商标许可,也不是商标转让,而是通过A公司的委托,D公司对洗衣机进行贴牌生产。综上,A公司与D公司签订的合同并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属双方的意思表示达成一致,若其后因实际履行造成纠纷,亦属民事领域的经济合同纠纷。故而,慈溪市工商局对之处以的行政处罚亦是有误的。

2A公司与D公司均有履行合同的意愿且已实际履行。自20045月起,D公司遵循与A公司协议上的约定,开始生产贴牌洗衣机与脱水机,即对双方所签合同的实际履行。之后出现的行政处罚等法律事实虽影响到双方合同的正常履行,但仍属于经济合同纠纷领域,应以民事案件对其进行界定。

3D公司对合同履行的实际情况做了隐瞒。D公司以被工商查处为由,声称对合同的履行仅有一个月,然经被告人证据证明,D公司对贴牌洗衣机的生产,在受到行政处罚后仍在继续,由此不能排除D公司为了同C公司签订贴牌合同,以合同诈骗罪对被告人进行控告,由此扭曲本案原属于经济合同纠纷的法律性质。

 

四、结语

本案的关键在于对合同诈骗与经济合同纠纷的区分,这两者有着较大的相似性,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容易混淆。但是,合同诈骗属于刑法领域的犯罪行为,本案中如罪名成立要被判定无期徒刑,而经济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则以承担违法后的民事责任为最大限度,属于民事领域,本案中专利侵权也属民事领域。即两者于社会、于当事人都有着截然不同的法律意义,故如何界定两者的区别,不仅切实关系到当事人自身的责任承担,也关系到社会对违法与犯罪的全面认知,在我国法制建设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本案也是律师为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提供法律服务的典型案例,故犯罪嫌疑人及时地聘请律师是非常必要的。

 
信息搜索
 
 
联系我们
电话: 0574-87065826 0574-87065828
传真: 0574-87065828
邮箱: zjmslaw@zjmslaw.com
地址: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兴宁东路302-312(330弄26号)东轩大厦10楼及11楼部分(宁波人才市场西侧,宁波中级人民法院东侧400米)
网址: http://www.zjmslaw.com
 
友情连接
铭生专业网:
法律法规:
新闻媒体:
公检司法:
其他连接:
   
版权所有 浙江铭生律师事务所    浙ICP备15030562号-1
联系电话:0574-87065826、传真0574-87065828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兴宁东路302-312(330弄26号)东轩大厦10楼及11楼部分(宁波人才市场西侧,宁波中级人民法院西侧400米)
© COPYRIGHT 2008 - 2026 http://www.zjmslaw.com all right reserves